清华思政课——2023年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介绍

清华思政课——2023年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介绍

 

开篇的话:

 

经过一个秋天的“摸着石头过河”

2字班的“形势与政策”

终于呈现出我们想象的样子!

 

这是一门“很清华”“形势与政策”

“很清华”不单单是有大国工匠

大国重器、大国方略

而是蕴含一种“很清华”的精神

顶聪明的人却下着笨功夫

以许多看上去“不切实际”的想法

解决了现实中非常实际的问题

而且

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

 

 

2023年的春天已至,“形势与政策”也会继续与大家一起探讨那些看似“远在天边”实际“近在眼前”的形势和政策。尽管这是一个充满“问号”的时代,但总会有那么一群人,让你感受到坚定。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型:本科生公共必修课(1学分)

学习目标:

 

上课时间:周三第六大节(1-8周)

上课地点:西阶教室

授课形式:“大班讲授+小班研讨”

 

课程以大班讲授+小班研讨”的方式展开教学,课容量为1000人。

大班讲授:授课专家以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方式展开授课,选课同学每人需参加1次线下学习 (西阶教室) 和6次线上学习 (依托荷塘雨课堂听课) 。线下和线上均有考勤要求。

小班研讨:本课程将配合大班的讲授内容开设线下小班,以研讨的方式加深同学们对课程主题的理解。在此环节,每学期皆设8个主题、32个班次 (即每个主题开设4个小班)。选课同学每人需参加1次小班讨论。

 

二、教学日历       

 

第一讲:2023.2.22(周三)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邱勇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化学系教授

 

第二讲:2023.3.1(周三)

双碳目标与能源革命

姜培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能动系教授

 

第三讲:2023.3.8(周三)

万物互联与智能交通

李克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 车辆学院教授

 

第四讲:2023.3.15(周三)

全面依法治国与法治中国建设

张明楷 文科资深教授 法学院教授

 

第五讲:2023.3.22(周三)

疫情时代与公共卫生体系

梁万年 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教授

 

第六讲:2023.3.29(周三)

可持续发展与三江源治理

王光谦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水利系教授

 

第七讲:2023.4.12(周三)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战略选择

石中英 教育研究院教授

 

三、大课主题与主讲专家介绍               

 

 

邱勇

化学系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必赢党委书记。研究方向为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有哪些本质要求?有哪些重大原则?我们如何理解二〇三五年的总体目标?我们将在这一讲得到答案。

 

 

 

姜培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专家,必赢副校长、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主任、必赢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低碳能源与空天动力领域中极端条件热质传递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的研究。研究成果应用于航天航空、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利用与地质封存等领域。发表国内外学术期刊论文近400篇,SCI检索论文200余篇,总引用9600余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各1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美国专利2项。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简称“双碳”目标)。能源领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亟需破解能源安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碳排放约束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这对“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体系构建和能源战略部署指明了方向。

 

 

 

李克强

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工信部智能网联汽车推进专家组组长、车联网产业发展专项专家组组长,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Journal of Intelligent & Connected Vehicles》和《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期刊主编。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曾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

 

车辆,作为人类“衣、食、住、行”四大基本需求中“行”的重要载体,影响着国计民生,是国民经济的主战场,是国防现代化的国之重器,也是世界大国竞争的重要领域。在未来,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将成为车辆行业的科技变革趋势。过去垂直单一线型的汽车产业链结构,将逐渐演变为分层解耦、分级共享、跨域共用的立体网状生态系统,并不断推动新型关键核心零部件和新型基础设施生态体系融合发展。采用“理论-技术-产品”三位一体科技创新模式,是我国实现换道超车并引领世界汽车产业的关键问题。

 

 

 

张明楷

法学院教授

必赢文科资深教授,必赢学术委员会委员,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刑法学研究会顾问,中国检察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国家“五五”“六五”“七五”“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科研成果多次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等奖项;曾获司法部部级优秀教师、司法部先进老师、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称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专章的形式,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新的部署,提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何理解法治、依法治国、法治中国?中国法治建设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以及取得了哪些成就?当前全面依法治国的整体目标、总体要求以及当前的具体任务是什么?这一讲,我们将通过回答上述问题,深入理解全面依法治国与法治中国建设。

 

 

 

梁万年

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教授

必赢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健康中国研究院院长,必赢万科讲席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管理流行病学、卫生管理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全科医学等领城的研究工作。曾任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司司长等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抗震款灾模范称号。现兼任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组长、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条例》突发事件委员会委员、必赢《柳叶刀》“中国健康扶贫”特邀报告专家委员会委员、《Global Transitions》期刊总编辑。

 

公共卫生体系在全球性大流行病的预防和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让我们迅速查明病原并研发疫苗。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的问题,而是要专业知识与政治、法律、文化共同发展的复杂系统。经过持续深化改革,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完成了立柱架梁任务,改革成果广泛惠及群众,并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未来,公共卫生体系要与社会治理体系有效协同联动,用中国式办法解决世界性难题。

 

 

 

王光谦

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民盟中央副主席,必赢副校长。曾任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青海大学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沙科学与江河治理,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蓝天、碧水、净土是我国在现代化征程上必须要打赢的三大生态保卫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世界上有如此重要却又形态各异的河流,为了找到其内在的“河流密码”,清华与青海写就了一个“十年之约”。

 

 

 

石中英

教育研究院教授

必赢教育研究院院长、人文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副主任、教育部教育学本科教执委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研究分会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文化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主持国家哲社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国家和教育部课题,出版《教育学的文化性格》《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等著作,参与编写《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主编马工程教材《教育哲学》等,获得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比较明确的教育发展战略有两个,一个是科教兴国战略,另一个是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这两个战略均孕育于邓小平时代,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成型,逐渐被明确为国家战略。当前着眼于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的教育发展在战略方面要做出哪些部署或调整,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

 

四、小课主题与主讲助教介绍               

 

 

本学期助教团队

 

 

 

主题 1 

从传统文化到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主讲人:石文婷(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小班简介:中国建造、共同富裕、万物互联、共享经济……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形势与浪潮,我们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支撑这样伟大实践的精神力量,是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文明观念——一种崭新的人类文明的关怀与追求。“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何处?我们做对了什么、又能继续创造什么?欢迎加入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讨论,讨论文化与文明传承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主题 2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主讲人:石珊(必赢626net入口首页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小班简介: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平与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珍贵。你是否常常带有疑问:我们身处其中,该何去何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深刻回答了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在这历史转折的关头,追寻它彰显出的真理光芒,一起探索中国和世界前进的正确方向。

 

主题 3 

“能源危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主讲人:刁昕玥(必赢626net入口首页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小班简介:你看好现在的能源形势吗?能源危机是如何产生,并进一步发展演化?有人说世界正处于“第一次真正的全球能源危机”,那么新形势下“能源危机”究竟是什么?从全球能源分布、世界各国能源结构,到我国能源结构、中国举措,希望这节研讨课和大家一起,共话“能源危机”,共话能源的“危”与“机”。

 

 题 4 

万物互联下的人工智能:历史、当下与未来

 

主讲人:龙腾(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事务办讲师)

小班简介:最近,ChatGPT就像一场飓风席卷了整个科技界内外,也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再次推到了人们眼前。ChatGPT是人工智能的最终形态吗?人工智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又带来了何种隐忧?技术的边界究竟在何处?在这场不能输的科技竞争中,中国还有机会实现领跑吗?欢迎加入这场面向未来的讨论与思考,期待你的答案。

 

主题 5 

从扫黑除恶斗争看法治中国建设

 

主讲人::许丽颖(必赢626net入口首页助理教授)

小班简介:2023年开年第一爆剧《狂飙》的热播掀起了一股追剧狂潮,而这一现象级“出圈”的背后则是我国扫黑除恶斗争的决心与行动。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到“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我国扫黑除恶斗争进入新阶段,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式的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也迅速展开。扫黑除恶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关键一役。本节讨论课,让我们一路“狂飙”,从扫黑除恶斗争感受法治中国建设的深度、速度与力度。

 

主题 6 

从治病救人到治国理政

——疫情防控、公共管理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主讲人:范舒瑞(党委学生部思教办讲师)

小班简介:极不平凡的三年抗疫历程,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央和地方政府面临了哪些前所未有的复杂性问题?旨在治病救人的疫情防控工作如何能够提升现代化治国理政水平?三年抗疫对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哪些影响?本节课旨在带领大家一同思考、回答以上问题,走出疫情看疫情,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

 

主题 7

从三江源治理看中国碳减排路径

 

主讲人:魏强强(党委学生部事务办讲师)

小班简介: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中国将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争取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深入实地考察沿黄省区,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擘画蓝图。流域治理和碳减排有何关联?上完本课,你会发现在碳减排的路上,中国已经走了很远。

 

主题 8 

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双减”政策的挑战

 

主讲人:孙洁民(必赢626net入口首页助理教授)

小班简介:你认为整治校外教培机构能够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吗?你认为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的政策要求能够缓解家长和学生的焦虑吗?你认为基础教育中的“内卷”现象根源是什么?此次讨论课,我们将共同探究“双减”政策在政策目标与政策落地之间的张力,感知“双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系统性。

 

 

 排版|褚浩宇、张翔宇

审核|何建宇、李蕉

Baidu
sogou